6 比 尾 巴
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如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扌”“八”。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认识问号,读好问句的语气。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探究的欲望。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插图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重点
练习朗读、背诵和认字。
难点
读好书中问句。
教师:准备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的图片及相关动物的尾巴图,认读生字的卡片或相关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一、导入。
森林里一年一度的比尾巴活动就要开始啦!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好!老师带你们一块儿去。上车后请你们坐好并闭上眼睛,一边听儿歌,一边想想今天参加比尾巴活动的动物都有哪些?
二、听配乐的儿歌《比尾巴》。
三、请同学们说说参加今天比尾巴活动的动物都有哪些?(随着学生的讲述,师在黑板上出示对应的动物图)
过渡:它们都跟谁比,比的结果怎样,你们想知道吗?(想)那我们就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四、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对照生字表,找到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音节卡片:bǐ wěi bā shuí cháng duǎn bǎ sǎn tù zuì gōng
(2)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包括第三声)
(3)指名读课文。(谁愿意读,就请谁来读)
(4)齐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习第一、二节。
(1)自由读一、二节课文,数一数这两节课文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共有六句话,前三句是问话,后三句是回答)
(2)再读一读这两节课文,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一把伞)
(3)结合图片,比较“长”和“短”。
①比较猴子、兔子的尾巴。
②比较猴子、松鼠的尾巴。
③比较兔子、松鼠的尾巴。
小结。
通过比较,告诉学生“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来的。
(4)指导朗读第一、二节。(重点指导读问句)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第一、二节的内容。
2.学习第三、四节。
(1)说明:这两节与前面两节形式相同,可以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结合图片,比较一下它们的尾巴,加深对“弯”“扁”“好看”等词的理解。
(4)指导读第三、四节。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第三、四节的内容。
六、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用男女生对话的形式朗读全文。
2.以板书和插图作提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3.指名背诵。
4.全班齐背。
七、巩固练习,扩散思维。
你还认识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比尾巴
长 短
像把伞
弯 扁
最好看
第二课时
认识“比”“尾”“巴”等11个生字,会写“长”“比”“巴”“把”4个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抽读生字卡片。(读完即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分析生字,记忆字形。
1.学习新的偏旁:扌、八。
2.自学生字的字形。
(1)看看哪些字好记?哪些字不好记?
(2)想一想你是怎么记的?
3.检查自学情况。
本课可采用的记忆方法有:
(1)形象记忆法。如:“伞”像撑开的一把伞。
(2)笔画记忆法。如:“长”“比”“巴”。
(3)部件记忆法。如:“把”=“扌+巴”。
4.生字口头组词。
比:比较 相比 比赛 比美 比一比
巴:尾巴 巴结
长:长江 长河 长征 长跑
把:一把 把手
伞:雨伞 花伞 太阳伞 降落伞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3.练习写字。
四、指导完成课后“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练习。
比尾巴
长
比
巴
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