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数学教案
  • 二年级历史教案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高三上册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 二年级湘教版教案
  • 教学教案西师大版教案
  • 教学教案粤教版教案
  • 三年级北师大版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11.窃读记

    2021-07-26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11.窃读记 
    知识目标
    体味窃读的滋味。
    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心理活动、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理解并学习“我”孜孜以求、勤于读书的精神。
    学习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自由讨论)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窃读”这个特殊的经历?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喜欢读书又没钱买书就经常跑到书店偷偷读书这样一件事情。
    按时间顺序(或“窃读”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去书店——在书店——出书店。
    2.“我”“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1)找不到书;(2)受到驱逐;(3)隐藏伪装;(4)渴望下雨读书;(5)饥肠辘辘。
    3.请大家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简洁的语句分别概括出来。
    (1)假装问价钱(第10段)(2)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第10段)
    (3)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2段)(4)贴在大人身边(第13段)
    (5)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4段)(6)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6段)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形象
    1.圈划描写老板的语句,师生一起分析老板形象特点。
    (1)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分析:采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板的粗暴。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板的势利。
    (2)……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
    (3)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
    分析: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老板看不起“我”,鄙视“我”,突出了老板的势利。“我”已经很狼狈了,但老板还对“我”冷笑,突出了老板的冷漠。
    2.自读课文第21-25段,“店员”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1)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2)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明确:通过“触”“轻轻地”“送”等表现出“店员”的温柔、细腻。
    ‖教学提示‖
    师生共同分析老板形象,概括店员特点可让学生按照分析老板的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三: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1.赏析下面语句。
    (1)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2.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直到好大功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
    “煞有介事”一词写出了“我”被发现后进行掩饰的神态,表现出了“我”的机智。
    (2)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贴”字形象地描绘出“我”躲在大人身边窃读的情形,出神入化地反映了“我”害怕被哄赶,又不愿意离开书店的心情。
    (3)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书架,装作没看见。
    “送上”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我”躲避店员时的慌乱与惧怕。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吃饭长大,是人的生存需要;读书长大,是“我”在窃读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我”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精彩;而后一次“窃读”,店员明知“我”不会买书,却依然留书给“我”“借读”。让我领悟了“爱”的真谛,也最终懂得了“我是在爱里长大的”。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目标导学四:分析写作技巧
    1.文中的“我”小时候经历了哪两次刻骨铭心的“窃读”经历? 为什么把两次截然不同的经历放在一起?
    “我”在一家书店里“窃读”时,被老板发现而被赶出了书店。
    “我”在另一家书店“窃读”时,得到店员的关爱,美美地读完了一本书。
    通过对比,突出了第二次感受到的支持、关爱,以致幼小的心灵得到抚慰。
    2.本文善于通过内心独白和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感情,请各找一例,并进行分析。
    (1)采用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谲。
    (2)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让我们体会到“小女孩”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表现了“我”窃读时精神上与身体上的复杂感受。
    ‖教学提示‖
    这一过程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老师归纳。
    ‖学法指导‖
    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教学提示‖
    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人物心理、动作的刻画也较为细腻,教学时可作为重点,让学生品析借鉴。
    3、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思路比较清晰,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窃读”滋味的动作心理描写及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并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受到了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不足之处:课堂上不够重视读,教室里缺乏琅琅书声。本文在写作方面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通过自悟式的独白及细致入微的动作、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值得学生模仿借鉴。 教学中如能更好的关注这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以借鉴,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关推荐
    上一篇: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一) 下一篇:让我印《 秋 词》测试题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