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北师大版课件
  • 一年级地理课件
  • 五年级下册课件
  • 八年级生物课件
  • 高二人教版课件
  • 高一湘教版课件
  • 一年级岳麓版课件
  • 八年级岳麓版课件
  • 二年级粤教版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语文05《黄河颂》导学案2

    2021-07-27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5《黄河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
    学习方法:自我感知,读、议、说,展示成果。
    导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法提示:预习课文,独立完成,各组上黑板展示,并讲解。比一比,谁书写工整,讲得出色
    1、作者及写作背景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万丈(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摇篮: 屏障: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各组分别朗读课文,看谁朗读的最好,选一名代表展示。)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
    ①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②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而且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可查阅两个词在字典中的解释)
    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铁臂”,是什么意思?(发挥你的想象)
    五、个性化备课

    六、教学反思
    《黄河颂》专项练习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泻(    )   澎湃(        )   哺育(    ) 构筑(    )
    zhuó(   )   流山diān(     ) 气pò(     )   狂lán(   )
    二、黄河颂是著名诗人________为配合音乐家_________创作的大型名族交响乐______________而写的组诗中的第二部。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诗人从那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3.“啊!黄河!”在文中多次出现,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5.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一、略 二、光未然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三、1、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历史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2、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字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3、三次反复出现,将歌词部分清楚地分为养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层次。4、比成摇篮是因为黄河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成屏障,侧重葱黄核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5、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盛祖国的豪情。
    相关推荐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教案 下一篇:让我印太阳船(1)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