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 培 根 (英国哲学家)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二、检查预习
字词辨析
信服 :相信佩服。 嫩芽(nèn) 分歧(qí)取决 拆散(chāi sàn)
委屈 水波粼粼(lín lín)一霎时(shà) :顷刻间;很短的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用序号标注课文的自然段。将你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好 要求:
声音洪亮、吐词清楚、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做到抑扬顿挫。
2、整体感知——快速抢答
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原文)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E.“我”是如何处理这个分歧的?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四、问题探究
你认为: 这是 的一家人。(温馨 ,和睦,和谐, 尊老爱幼 )
五、语文活动
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将献给谁?请结合文中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我会将这束鲜花献给 ,因为他(她) ,从文中
可以看出。
第二课时
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母亲:温和慈祥 我 :孝顺温和 妻子:温柔贤惠 儿子:聪明伶俐
七、分析课文结构、主旨 (见板书设计)
八、理解主题
劝母亲散步——互相关爱
决定走大路——对母亲的孝顺
母亲让孙子——母亲对孙子的爱护
我和妻背母和子——尊老爱幼
九、归纳主题和写法
通过写什么事,表达什么情感,表扬或批评什么
通过记述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情形,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亲情,颂扬了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突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1、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件小事或一个细节,表达一个伟大永恒的主题思想.把大主题通过具体可见小事表现出来,使得主题更具具体性,感染力。
2、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一波三折
1折:我们去散步,母亲开始不去
2折:在走路时,产生分歧
3折:我顺从母亲,而母亲却依从儿子
这种一波三折的结构在叙述故事中
推动情节的发展,,也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十、赏析语句
1、从课文中勾画出你喜欢的精彩语句,然后按照下面的句式做批注。
我喜欢的句子是 ,因为 。
2、理解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语境意义。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答:
(2)但是春天总算来了。答:_____。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答:______。
(4)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答: 。
(1)一个“像”字写出儿子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是个乖孩子;母亲现在老了,十分尊重、顺从正当中年的儿子;可以说是母慈子从,儿孝母顺。写出了母子间几十年来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骨肉亲情。
(2)“总算”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表达了“我”对慈母的孝敬之情。
(3)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大。
(4)“太迟,太迟了”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的怅恨之情,也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十一、文段精读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品读语句: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三个形容词使用得很恰当:“慢慢地”指速度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
2、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和儿子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和美的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正是由这样的家庭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十二、感悟亲情
读了本文,相信你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请模仿例句再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亲情是散步途中家人的相互搀扶; ; 。
亲情是吃饭桌上家人的相互谦让 亲情是遇困难时家人的温馨话语
十三、研讨与练习
一、本文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1、这个标题好,不用换。因为通过散步这个司空见惯的日常情景的描写,体现了家庭的温情,亲情,尊老爱幼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2、可以换《责任》。因为文章还有一个主题,中年人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在支撑家庭的同时,又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这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中年人的使命,也是他们必须背负的责任。这是从文章主题角度确定的题目。
《大路和小路》《选择》《背上的世界》《大路还是小路》《爱》
二、“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①从字面上看,形容他们走得非常小心,因为走得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
②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三、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者先写大地,大小不一、浓淡不均匀的“新绿”随意分布着;再写空中,“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嫩芽代表了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最后写田里“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
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感受这些景物之美,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是一家人“散步”的目的。
四、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通过对比叙述,表明年老的母亲非常信服我,就像“我”小时候信服她一样。这句话表明,随着母子年龄的变化,依赖感、责任心也发生了转化。
例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话出自“小家伙”之口,充满情趣,童稚可爱。他领悟到了一家四口人自然形成的两组相同的亲子关系,一前一后颇为“对称”。这也为下文走路发生分歧后,“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因此难以选择埋下了伏笔。
例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句话照应上文,分别说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在对称式表达和对比中,突出了中年人责任的重大以及亲情的美好。
十四、概括课文,谈谈你读了课文后的最深的感受。(提示:主题、选材、语言等。)
1.唤起社会“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突出中年人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2.以小见大的选材特点;
3.对称整饬(chì)的语言美
十五、唱响亲情
常回家看看
十六、课后作业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
2.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