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英语教案
  • 五年级湘教版教案
  • 一年级地理教案
  • 高二华师大版教案
  • 三年级湘教版教案
  • 三年级鲁科版教案
  • 高二湘教版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案
  • 九年级人教版教案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2021-10-11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背景,导入 新课

    l.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l.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6.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首诗《江南春》,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2.指名描述诗意。

    过渡: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揭示课题

    1.解题《江南春》:江南的春天。

    2.介绍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明确: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朝展的酒旗。

    6.归纳: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7.讨论: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8.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9.背诵古诗

    (四)延伸拓展

    1.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2.为《江南春》完成一幅诗配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为课后生字扩词。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示例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及画面给我们所描述和描绘的美景,在联想及想象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相关推荐
    上一篇: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4司马光教案 下一篇:让我印2019部编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共9份)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