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荷花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结合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欣赏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能联系全文,感受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在跳跃的意象中展现的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
重点难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感受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体会文章在跳跃的意象中展现的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
教学课时 | 2课时。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结合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欣赏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在跳跃的意象中展现的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 花之君子”。板书课题:《荷花》齐读课题。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和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①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②指名领读。
③开火车读。
④齐读。
(2)多媒体出示词语: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黄褐 浓密 晨曦 掩蔽 絮语 倾侧 铺路 流泻
顿时 春笋 蒸肉 茁壮 两担水 拔地而起
①指名读,师生评价。
②再指名读。
③指名领读。
④齐读。
(3)理解词语:
①提示朗读带有“坼裂”“花蕊”“流泻”等词语的句子。
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坼裂:裂开。花蕊:花的雄蕊与雌蕊的统称。 流泻: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
(4)认读生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采用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范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三、教师小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说说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我知道汪曾祺眼中的荷花早开放、晚收朵的特点。)
四、作业布置。
1.朗读全文。
2.抄写生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xiè zhān shuǐ zhēng ròu
( ) ( )
缝 担
( ) ( )
3.形近字组词。
褐( ) 缝( ) 担( ) 倾( )
渴( ) 逢( ) 但( ) 顷( )
泻( ) 沾( ) 肉( )
写( ) 站( ) 内( )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读拼音,写词语
褐色 地缝 两担水 倾泻 沾水 蒸肉
féng( 缝补) dān (担心)
缝 担
fèng(地缝) dàn (两担水)
3.形近字组词。
褐(褐色) 缝(地缝) 担(担心) 倾(倾倒)
渴(口渴 ) 逢(相逢) 但(但是) 顷(公顷)
泻(倾泻 ) 沾(沾水) 肉(吃肉)
写(写字) 站(站立) 内(内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能联系全文,感受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在跳跃的意象中展现的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合作朗读。
3.教师范读。
二、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学习第一段。
多媒体出示第1段:
1.同学们阅读,思考从第1段我们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
第1段告诉我们我家每年都种荷花。
3.第1段开门见山引出“主人公”——荷花,那么我家的荷花又有什么不同?
我家的荷花种在缸里。
(二)学习第2—3段。
1.同学们仔细阅读2、3段,总结出段意。
第2段:我家如何在缸里种植荷花。
第3段:荷花的生长过程。
2.再次阅读第2段,小组合作,说出荷花种植过程里的种植步骤。
小组汇报:选藕——铺马粪——盘藕秧子——倒河泥——晒河泥——倒两担水。
3. 第2段中表示种藕动作的词语有什么?
种藕动作的词语有:铺、盘、倒。
4. 第2自然段通过写种藕的方法可以看出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荷花的熟悉程度,从侧面写出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5.荷花生长过程是什么?
冒出小荷叶——冒出花骨朵——荷花开——露出小莲蓬——花蕊盛开
6. 如何理解第3段最后一句“我开了”?
我开了”,这是一句再简单明白不过的大白话,可用在这里,使前面的文字一下子活了起来。
7.文章第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荷花盛开?表达了什么?
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荷花盛开后我的欣喜与自豪。
(三)学习第4—6段。
1.阅读第4、5、6段,总结段意。
第4自然段,写荷花开花的特点。
第5自然段,写雨中的荷叶。
第6自然段,表达作者的疑问: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呢?
2.荷花开花有什么特点?
荷花到了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 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开。
3.阅读雨中的荷叶,你觉得哪些词用的好?你有什么感受?
“水银似的摇晃”“倾倒”“流泻”,这些词使雨中的荷叶呈现出了一种动态美,让我充满了无限喜爱。
4.第6段,作者问而不答,这样写好吗?
作者问而不答,给我们对于荷叶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与探究,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对荷花的喜爱。
(四)学习第7、8、9段。
集体阅读,认真思考。
1.第7段写了什么?
荷叶的作用。
2.再次阅读第8、9段,说说写了什么?
这两段写了冬天来了,荷叶枯了。
三、品读课文,感情升华。
1.全班集体阅读文章。品读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带着感情阅读。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荷花种植、生长、开花、枯萎的过程。
3.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荷花的生长,通过荷花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分段合作阅读。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莲花》
五、作业布置。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用“不但……还……”写一句话。
2.结合文中句子分析本文在语言上的写作特点。
3. 种荷花的藕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告诉我们什么?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 用“不但……还……”写一句话。
长城不但是中国的骄傲,还是世界的奇迹。
2.结合文中句子分析本文在语言上的写作特点。
叙述的简练性。文章用语极其简洁,以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多的内容,表现出炉火纯青的语言运用功力。文中“再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的花蕊,清香清香的。” 寥寥几笔,将荷花的生长过程描绘得干净利索,清楚明白。
3. 种荷花的藕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告诉我们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用于种荷花的藕和用于吃的藕的不同。
荷花 荷花 生长过程 思考人生
荷花特点 热爱生活
雨中荷叶和作用
荷花枯了
【课后反思】
《荷花》教学反思
回顾《荷花》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把各自在独立探究中的发现进行交流,从而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动地学。然后,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汇报,学生在悉心倾听中发现见解的异同,比如让学生谈谈思考问题、带感情阅读等。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从课堂总体效果来看,这节课还是能达到预期目标,但从中也折射出了一些问题,今后在学生创新思维及好词佳句的积累上,还需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