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人教版课件
  • 高二物理课件
  • 高二西师大版课件
  • 高一粤教版课件
  • 九年级教科版课件
  • 高三粤教版课件
  • 教学课件湘教版课件
  • 二年级下册课件
  • 九年级人教版课件
  • 九年级下册语文21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1-01-06 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
    3.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劝谏技巧。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作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先秦齐国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目标导学二: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④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特殊句式】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②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⑥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目标导学三: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义
    1.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骗的?
    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劝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目标导学四:把握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义简要分析。
    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皆朝于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目标导学五:赏析文章讽谏艺术,把握文章写作特点
    1.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请你赏析文本的讽谏艺术。
    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威王着想。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威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
    2.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确:(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本文在教学时首先侧重于引导学生关注文言字词,把握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文言语言的理解,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此外,本文在内容上并未过多纠缠,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形象感知与讽谏艺术手法上,有力地剖析了文章的艺术核心,学生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典人文精神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足之处
      本文缺少对朗读环节的强调,而朗读对培养文言语感几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本文教学的失误。
    相关推荐
    上一篇:9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案 下一篇:让我印6 敬业与乐业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