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冀教版教案
  • 八年级青岛版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八年级华师大版教案
  • 五年级化学教案
  • 一年级岳麓版教案
  • 高三青岛版教案
  • 教学教案西师大版教案
  • 四年级鲁科版教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新教科版6那只松鼠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2021-09-07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6 那只松鼠

      教学要求
    1.认识“惜、厦”等12个字,会写“厦、棕”等14个字。      
    2.抓文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会尊重生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2.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
       1.大家喜欢松鼠吗?为什么?有一个人捕捉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那只松鼠命运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
       2.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或读得不好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3.出示生字、生词或短语卡片,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拼命逃窜”、“蹑手蹑脚地过去”、“活泼伶俐”、“随身携带”、“小俘虏”、“抗拒”、“乞求”、“触电般地缩回”
       4.你记住了哪些字词?怎么记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5.再读课文,想想刚才的那些词和词组在文中该怎样理解,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指名回答。)
      三、整体感知,初步把握
      主要内容围绕着那只松鼠,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
      四、品读感悟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松鼠的活泼伶俐,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
       1.读1~3段,用“   ”划出描写松鼠的句子,在被逮到以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2.交流:读自己勾画的句子,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先是看到路对面树干上有个灰褐色毛茸茸的圆球在跳动,于是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的一声蹿上了树梢。
    抓住描写松鼠外形和动作的词句,感受松鼠的机敏灵巧。指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到松鼠;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学法:联系生活实际或做动作理解“蹑手蹑脚”,联系上下文理解“逃之夭夭”等词语。)
       4.那样机敏活泼的松鼠,父亲用网袋总算网住了一只,此时,父亲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这只松鼠的命运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在被捉到之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捉到松鼠的父亲心情怎么样?
      二、品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一)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
       1?捉到了松鼠,父亲异常兴奋,而此时的小松鼠呢?勾画描写松鼠的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思考:此时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指名读,谈感受。引导学生猜测松鼠在想什么,会说什么。句子:“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绝望是对失去生命、失去自由的极度恐惧;抗议是指责作者的做法不对;乞求是希望作者能放了它,给它一条生路。这时的小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有感情地齐读。
       2?面对这样的一只松鼠,我是怎么做的呢?感情朗读第5段,用“?”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体会父亲此时的心情。
       3?最后我是怎么做的?你从“咬咬牙”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4?这时的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我看着它……”恢复自由后的活泼、开心。
       5?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文中是怎么写父亲放了松鼠后的心情的?虽然父亲不能说出放松鼠的原因,但在父亲心中,他早已想清楚了,早已做出了决定,因为他是一个关爱动物的人。
      (二)学习惦记松鼠部分。
       1?用引读的方式学习第8、9段。第8段,体会父亲的心情,抓住女儿的语言感受她善良、美好的心灵。(相机理解“得意忘形”的意思。学生用稚嫩的语言体会女儿的“稚气未脱”。)第9段要读出如释重负之感。
       2?读写结合:老师深情地点拨:父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把小松鼠放回了大自然。虽然女儿的心愿没能实现,但是女儿不但没有责怪父亲,还深情地关注着小松鼠的命运。如果这父女俩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先写下来,再在班内交流。
       3?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
    三、总结,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搜集资料搜集“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资料(故事、图片等),在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18 那只松鼠
              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
    教学反思: 
        《那只松鼠》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以仁爱之心为主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热爱自然,关爱动物,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教学时应侧重于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上课伊始,我首先通过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即先在黑板上写下“松鼠”二字,让学生加上能修饰“松鼠”的词语,然后板书“那只”,随即设问:究竟是哪只松鼠给作者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再根据“逮松鼠——放松鼠——惦松鼠”的线索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发言也较踊跃,尤其是在体会父女俩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上,我觉得完成得还可以。但在揣摩人物情感变化时做得还不够,比如:父亲捉到松鼠后高兴的心情,触摸松鼠时的神态动作。本来学生能上台模拟表演松鼠“绝望、抗拒、乞求”的神态和动作,这也是一个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好机会,但学生上台模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未能达到我预期的目的。
          虽然,整节课上下来也有许多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时间的把握上。原本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即让学生把自己想对文中父女俩说的话作为一次小练笔写下来,但由于在理解“逮松鼠”、“放松鼠”部分所花的时间相对较多了一些,故到下课时,此环节的内容未能得以实现。其次是我对教案还不够熟悉,准备还不够充分。在此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此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反义词。
    老实——         灵活—— 
    抗拒——         连续——
    二、选词填空。
    希望 失望 绝望
    1. 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 ),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2.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 )。
    3. 那天班会没有照常开展活动,真让人( )。
    三、读句子,回答问题。
    我的手触电般地缩回原处。我望着它,尽力体验着它的心情;它也直盯盯地望着我,猜不透在动什么样的脑筋……
    1. “触电般地”说明                                                             
    2. 想一想,小松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一、机灵 笨拙 接受 间断
    二、1. 绝望 2.希望 3.失望
    三、1. 作者感到很震惊,小松鼠的目光触动了他的内心。
    2.非常害怕。 
    相关推荐
    上一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初探 下一篇:让我印新教材部编版8池子和河流创新教案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