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华师大版课件
  • 九年级冀教版课件
  • 高二冀教版课件
  • 六年级西师大版课件
  • 高三人教版课件
  • 九年级鲁科版课件
  • 四年级英语课件
  • 高三西师大版课件
  • 高一岳麓版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课时)》导学案

    2021-03-17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链接:
    本文是作者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章字词,整体把握文章演讲思路。
    2 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及普遍的现实意义。
    3 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理。
    新知预习: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授予(yǔ) 儒(rú)家
    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g huáng) 恰当(dàng)
    2掌握下面多音多义字
    予(yǔ)授予 量(liáng)测量 了(liǎo)了解
    (yú)予取予求 (liàng)重量 (liào)了望
    3 理解下列词语
    1、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2、致知: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致:推极。知:认识。
    3、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4、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5、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6、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7、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8、正心:心要端正。
    9、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探究演练:
    1 现代观念是如何诠释“格物致知”的含义的?
    2 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实验过程具有哪些特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何重大意义?
    拓展提升:
    请你上台前来大胆展示,小结这篇演讲次的演讲思路。
    知识整理与反思:
    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介绍演讲的基本内容,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在这段中,作者告诉听众,自己的演讲内容是基于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了解。
    第二部分(2—5)段: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2段中,作者首先谈到《大学》中提出的“格物”和“致知”,认为用“格物致知”来描写现代学术再适当也没有了。但作者接着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针对这种传统教育,作者严肃指出: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了。
    第三部分(6—12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既有讲道理又有生动事例,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四部分:(13段):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帮助听众拓宽视野,让听众意识到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所以在一般的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这种精神怎样体现出来呢?作者认为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我的反思:
    成果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________传统教育的目的并________寻求新知识,_______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现代教育有哪些不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
    上一篇:18 苏州园林 第二课时 下一篇:让我印7 大雁归来-导学案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