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湘教版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三年级生物教案
  • 五年级地理教案
  • 一年级青岛版教案
  • 高二冀教版教案
  • 一年级英语教案
  • 高三数学教案
  • 教学教案生物教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2桥第1课时教案

    2020-10-10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12 桥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老汉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作者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然后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木桥塌了,二人被洪水吞没;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空间。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老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可能理解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

    1.由课题入手,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展开想象,大胆地预测文意,然后再去读课文。

    2.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读后的感受,然后围绕主人公老汉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作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

    3.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和评价课文。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从课文的结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会写咆、哮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嗓子等词语。

    2.品析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积淀情感,引导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过程与方法】

    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汉在危难面前表现出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难点

    1.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2.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师:搜集洪灾的音像资料;准备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在课前根据课题猜测课文内容。

    2课时第一课时

     

    1.会写咆、哮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嗓子等词语。

    2.积淀情感,引导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理清文章结构,展开想象,再现情景。

    重点

    1.会写咆、哮等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嗓子等词语。

    2.理清文章结构,展开想象,再现情景。

    难点

    积淀情感,引导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并提问:同学们,假如你们面临这样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将学生快速带入课文那种紧张、恐怖、危急的环境中。在同学们自由发言之后紧接着导入:可是,有一个村的老党支部书记的表现截然相反,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桥》(齐读)。并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课题为,作者会写桥的什么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我们平时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看见题目后先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写。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阅读能力和能力会提高得更快。

    1.快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想法与作者所写的内容有没有吻合或者相似之处。

    2.请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洪灾 老汉)

    3.引导学生再次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4.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5.指导学生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三、感受情势危急

    过渡: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1.指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并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谈体会。

    (1)学生读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2)学生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的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师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突出了情况的危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3)指导学生根据视频或者图片从视觉上进行观察、想象、体验。

    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情势的危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读出自己的感受。(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四、体会英雄言行

    过渡: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部分,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板书:老汉)

    1.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汇报。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评读等方式。)

    4.齐读第二部分。

    五、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

    过渡: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屹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什么词句?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

    (——忠于职守……;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人、事——《丰碑》中的军需处长《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非典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

    相关推荐
    上一篇:第三单元10宇宙生命之谜第1课时教案 下一篇:让我印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教案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或会员发布,仅供研究学习请勿商用以及产生法律纠纷本站概不负责!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16-2018 好教案 m.jiaoanh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125号-1 电脑版:好教案